来访者你好,我是Yina。
我在苏南小城长大,曾经在闽南求学,现在在上海生活,是一个魔都妈妈,队友是心理/音乐老师。
我本科在厦大读社会工作专业、研究生在华东师范大学获得了应用心理学硕士,有多年的专业助人学习和实践经历。毕业后在媒体、产品设计、营销咨询、互联网行业做过研究、策略、咨询、运营等工作。
我曾受益于职业助人者。在我们的成长过程的基础教育里,知识技能占据核心地位,幸福和光明则以默认习得的状态,反复出现在我们作文题目里,但是,与之相关的方法论不是必答题。我们可以洋洋洒洒写很多,但实际经历与之联系甚少,但可验证的真理更少。我有幸在后来的求学过程中,通过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学习,获得了极为多元的视角,面对种种人生问题,看到了极为丰富的可能性;也求教多位专业老师,在我亲密关系、婚恋家庭、亲子教育、职业发展各方面的实际场景中,获得了不少帮助支持,受益匪浅。
我也曾是不自信的助人专业者。研究生专业方向面试的那天没敢选心理咨询的方向,主要原因是对自己做助人角色的不自信。助人者,不仅需要专业技能过硬,也需要内在足够笃定。心理学体系不仅庞杂,而且还不统一。如同武侠江湖里,有认知、行为、进化、神经科学这样的剑宗,也有精神分析与人本主义学这样的气宗。当年的新手专业助人者,在流派分岔路口就迷茫止步了。
阳老师开创的人生发展流派,做了极为广博的理论和技术整合工作,有剑宗的扎实,也兼容气宗的灵性,让我笃定了专业助人的修行之路。学习了《行为分析》和《人生发展解析》等相关课程,回顾自己的人生故事,也发现助人意象原型反复出现。念念不忘,必有回响。有了一些生活经历,以及在这个可以不断精进的人生发展方法论加持,我对自己成为助人者角色有了信心和信念,会开始把这件事,变成未来几十年,一定努力做好的事情。
如何认识自己?这是我们一直以来想要探寻,但可能也害怕直面的课题。真实的自我,可能的自我,在不同场景中的自我,种种自我互相交织,如何构建成核心稳定,但又具有发展性的自我概念?我们对自己似乎很熟悉,但有些时候,可能不一定看到、接纳,或者有勇气构建不那么熟悉的自我。内寻得涅槃,当你真正看到自己,踩准自己的节奏、生命力会源源不断地涌现。流水不争先,争的是滔滔不绝。
人在情境中,在关系情境中,在社会情境中,在职业情境中,在时空情境中。自我的发展,有时候如轻舟过山万里,有时候搁浅在泥泞滩涂。困惑往往来自情境反弹出来的反馈,人在情境中的情绪感受。—— 我的感觉是怎样的?为什么我会感觉这样?我发展得好吗?我适合什么样的情境?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情境?船在水面,没有方向的时候,所有的风都可以是逆风。勇敢面对命运的人,也有勇气直面生活提出的难题。冲突从何而来,如何判断潜在风险?方向如何清晰呈现?人的一生,不过是租用的一生,在四季流转中,尽兴而往,不虚无,不犬儒,借假修真,遍历人间美好。
时代情境下,永恒不变的是变化,能给我们增加确定性的才是好信息。你会选择怎样的坐标,来照见自己?引导自己?你会如何适应情境,选择情境?讲述你自己的人生?你不妨找专业助人角色聊聊,他们可能在你人生转折的时候,给你提供意想不到的启发和支持。
有缘遇见,我愿“听见”你的过去,“看见”你的现在,协同“修订”你未来的脚本,陪伴你“演绎”出自己满意的人生故事。